了解一名新人设计师瓶颈的审美瓶颈该如何突破(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设计理论      2018-01-08 16:06:00     
品拉索产品策划

了解一名新人设计师瓶颈的审美瓶颈该如何突破(一)

在很多新人设计师在学习到一定的知识量后就会遇到瓶颈期,而且这段时间都会让自己思维,自己所做的产品和图形都有一个总结,这需要一个方法,不过过程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只要进入一个艰难时期。跨过它,就能更上一层楼;反之,可能停滞不前。而且一个好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找不对方法,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所以需要新人设计师不要一味的追求自身的设计水平提升,要学会沉淀,在瓶颈期多待一会,会有很多的好处,下面分享一下审美瓶颈的突破方法吧!

审 美

有人会认为审美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你所认为的好的,是目前你看过的所有作品里,最好的一部分。如果你一直每天在浏览十年或者五年前的作品,那么审美就会停留在十年或者五年之前的水平,那么做的作品同样会充满了与时代脱节的气息。

很多刚入门的设计师对于一个作品的优秀或者糟糕没有一个衡量的点,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俗气的,归根结底是看的好作品太少,大脑里的好作品存储量有限,就会有一种感觉“我感觉自己做的挺好的,可是别人都说不好。”

或者有些UED是从平面或者其他专业领域转行过来,拿自己平面工作的审美去做界面,也会有问题,每个领域内的审美是不同的。


这个板块我主要告诉入门者什么是好的、新潮的设计,什么是陈旧的设计,给入门者一个努力的方向,理论居多,有一定功底的朋友可以直接跳第二个板块。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去解析,一个设计的好或坏,到底区别在哪里。

01 好的设计是干净的


一个好作品最基础的是能做到页面干净整洁,很多入门的设计师喜欢看一些各种酷炫效果融为一体的作品,其实那种技法层面的东西对于没有把控力的入门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盲目的去模仿会让自己走入“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怪圈。

页面的“脏”与“净”不是单指某个元素,而是元素之间的组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例如一张纯深灰色的纸与一张浅灰色的纸,没有人会说哪张是脏的,若此时在浅灰色纸上滴上一滴深灰点,我们就会说它脏掉了。

对于入门的设计师,大批量的浏览胜过耗时耗力的临摹,临摹更多的是偏向于技法,熟悉软件,而页面的设计对于技法要求并不高,基本的操作工具与图层样式足矣,并且在审美没有到达某个点时,盲目临摹的收获是极小的。

在我们平时的设计工作中具体如何避免页面“脏”这里我先不讲,在后面进阶的洞察力模块会详细解析。这个阶段我们只需知道什么是“干净”的设计即可,通过大量浏览筛选后的优秀作品,审美会随着阅历而增长,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从而更快的成长到第二个阶段。

干净的页面会让设计更有格调与品质感,而干净并不一定代表着少,只是在设计页面时整体把控度的一个体现。例如下图,同样的元素与字段,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呈现出“脏”与“净”的差别。

02 好的设计能很快让用户理解

在我们步入某一个职业时,首先要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UED的职责最大一部分是让用户用到我们的产品时有“有用”“易用”“好用”的体验,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所有的设计手法都要从这三个原则出发,所以能让用户很快理解的才是一个好设计。

不管是界面还是运营类的设计,当我们看第一眼时就要大概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什么,接下来我能做什么。如果他们体验的东西只是基本产品,笨拙难用,那么你的产品就会给他留下糟糕的印象,他们会记在心里。调查显示,安装之后前3天,App平均流失77%的日活跃用户。


说到这里有一个矛盾的点需要解释一下,在ios6到ios7一夜之间把UI拍平之后,极简设计风格开始普及。而很多入门者不清楚极简设计风格所要表达的意义,留白与减法的意义更多的是谓扫除一切阅读障碍,让视觉更清晰直观,从而提升质感优化体验,而不是纯碎为了“档次”而盲目留白,在我们以后阅读作品时也要注意观察好作品留白的规律,页面中疏与密的对比,静与躁的对比等。

尤其对于初创型公司的产品,容错率是很低的,用户学习的耐心相比于稳固型产品也会低很多,一个页面设计的合理与不合理基本只有3-5秒的时间让用户去体验,而稳固型公司在获得巨额用户量之后,产品发展的目标会渐渐往树立品牌调性上面转移一些,在用户对这个产品已经基本了解的前提下,再通过抽象婉约的设计风格去提升产品调性。


产品背景不同,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处理手法也不同。而对于入门者,要先做到把页面做清晰易懂,再考虑进阶的抽象婉约,总体来说,好的设计还是要尽快让用户理解。例如前段时间“雨成”童鞋改版的高高手前后对比。

03 好的设计是规矩的

一个好的设计总是有规矩可循的,即使俏皮和随性的设计风格也要在一定规矩里去随性,入门者甚至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设计师都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在本不该设计的地方过度设计,本该对齐的东西不对齐反而各种错位穿插增加“设计感”。然而在产品的设计中,一切元素都是有他的对齐规则的,就算是运营设计的Banner或者H5,也要在一定的尺寸标准网格下去发挥。

在前期浏览作品时,尽量选择规矩的作品去浏览,先学会规范,遵循规范,后期再尝试去打破规范。然而即使一些大师的作品,看似随性,里面也是有很多规矩去遵循的,只是理解的层次没有达到。

一切的设计行为都有其中的道理,如果没有道理,就让它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现。当我们感觉自己做的东西找不出问题时,反思一下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规矩去遵循,同一个层级的信息我们的处理方式相同吗?如果不同的话是为什么呢?页面里我们用了多少个字体,同类的信息,字体相同吗?如果不同的话又是为什么呢?再或者标题与内容文本对齐了吗,图片与图片的形状相同吗等等。

04 好的设计是符合场景的

这里我说的符合设计的场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视觉感官上的,另一种是交互体验上的。入门设计师在浏览作品时很少会给浏览到的作品在大脑中分类,例如某个优秀的设计属于电商类,优秀的点在于配色青春洋溢,字体设计动感而有活力。那么在我们接到某个需求,应用场景需要需要展现青春活力时,就可以参考上面的优秀作品。然而如果需求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体现中国文化传统时,就不能参考上面的作品了,这就是视觉感官上基于场景的设计。


对于交互体验上基于场景的设计,我拿ios的系统接听电话来举例:接听电话存在两种不同的场景,锁屏状态下的场景和非锁屏状态下的场景。锁屏状下有电话打入时,手机放在口袋里,处于锁屏状态,用户将手机从口袋里取出并接听。

当前场景下,用户的痛点为将手机从口袋取出的时候很容易不小心碰到屏幕产生误操作,因此iOS基于该场景下的用户的痛点与需求,将锁屏状态下的接听设计为滑动接听,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误操作;而在非锁屏的场景下,用户多数情况正在使用手机,注意力较集中,采用点击接听的方式更方便且快捷。

审美的好与不好不单单只是停留在美不美观,进阶的审美要去考虑所谓的美观是基于何等场景的美观。例如一个纪念5.12的宣传H5适不适合撞色的几何风格,一个针对儿童在线教育的产品又适不适合极简风格的诠释?一款导航类产品需不需要语音输入与语音播报?

一个设计师的三观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与设计师的审美所匹配才能够对应,要是三观若不正设计便没有提升可言,所以说设计师需要正确的梳理三观。




ugainian官方微信

扫一扫,订阅最新资讯

留言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