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大宇 “慢工、风茶 (SlowWork,TeaStyle)展”设计作品欣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设计理论      2017-09-15 18:18:10     
品拉索产品策划
【完整版】石大宇 “慢工、风茶 (SlowWork,TeaStyle)展”设计作品欣赏

“只有慢工,才能实实在在地将一件好产品制作而成。”石大宇阐述设计思维,“这是对大量生产的反思,也是中国文化里极重要的创作精神。我们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对传统材料工法的研究、从最根本使用行为思考设计,并不断对设计成果提出检验,持续突破自我,只有如此,能超越时间考验的设计作品才有机会诞生。”研究(Research)、设计(Design)、验证(Verification)、调整突破(Breakthrough),是“慢工”设计哲学缺一不可的4大元素。

“慢工、风茶 (SlowWork,TeaStyle)”竹与茶情境展览中,还有三个反映在每件作品上的关键词,那就是“设计”、“材料”与“工艺”。清庭今年推出的主要新作,是改良弯管竹家具的茶柜“柜茗器”、书架“架册”,和2012年受到各界注目的茶桌作品“桌八仙”之准备量产版本“桌品茗”。在竹材料的研究设计方面,石大宇与首屈一指竹品制造商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办人王剑勤先生密切合作研发,以当代生产方式改良竹材料强度和应用方式。台湾著名竹编工艺家邱锦缎女士也和石大宇一同制作了从武夷山茶文化、台湾当代和传统竹编汲取灵感的竹屏风(屏茶),拥有30年竹器实作经验的工艺家吴铭安先生,也制作了“慢工、风茶”产品之凳君子。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茶席设计

清庭创办人石大宇先生设计的茶席欣赏:

茶席设计

茶席设计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凳君子设计

凳君子全由五年生毛竹竹条构成,无任何金属、塑料等其他材质部件。寓突破性技术、线性优雅的造型于一身,凳君子使用最少的材料完成制作任务,并满足坐具的结构、舒适、功能等需求。每根竹条完成三度空间的扭转,透过独特的技术应用,使竹条达至金属般不对称的延展性。在座位两侧,竹条先是轻微向外侧弯曲而后又转折回原本角度,中段的V型横向竹条为方圆框中的竹条提供支撑并固定其位置,在不破坏竹纤维的前提下,达致前所未有的锐角弯折(而不是常见的圆角弯曲)。V型横向竹条与方圆框中间最突出的两根竹条,构成了这把坚实竹凳的主要结构,使凳君子能承重200公斤。

凳君子设计

凳君子设计

凳君子设计

凳君子设计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柜茗器设计

石大宇设计“柜茗器”茶柜,是从中国南方的菜橱和英式茶柜得到启发,综合了华人以简易物理手法达到保鲜储藏效果,和延伸中国茶文化的英国人对于生活方式的讲究,此件茶柜设计改良了传统弯管竹家具易碎裂的缺点,采用创新技艺,将竹管剖开并包实心竹方式,保留了原生竹青美感,亦大大增加了材料强度。同时,茶柜的简洁竹条格栅设计,由于极为细致的比例拿捏,在不同观看角度之间呈现玄妙视觉效果。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侧面)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后面)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前面)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透视)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正后)

柜茗器设计
柜茗器(正前)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看见陶壶1号设计

看见陶壶壹号壶身融合方圆之形,茶杯下方上圆,易于就口,底部及壶口皆大,利于茶叶舒展、注水与清洁。造型与壺身两相呼应,正是“圆又不圆,方又不方”;置壶嘴于边上,着意不拘规矩,比喻人生在世,不为“圆滑”、“方正”等世俗规矩所累,寄托“活出自我”的寓意。

看见陶壶1号设计

由于减去壶纽设计,壶盖为一平整表面且在一侧具有微微上扬的延展部分,与握把的凹口完美结合,轻轻侧推旋开即可取下壺盖;这些特点需要极高工艺水平与精准制作能力,才能够最大保证密合性。直线与平面一向是陶器制作中最困难的挑战,在此应用突破性的制作技术予以克服,并实现生产。

看见陶壶1号设计

另外,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单柄握把取代传统茶壶弯把,壶嘴与壶把之间成最利于倒茶的85度角,可轻易以单手使用且不烫手,壶盖四边因茶水的吸力紧附于壶身,倒茶时不会掉落或使茶水溢出。

看见陶壶1号设计

为改进出水功能,壶盖上的入气孔采倾斜打入,可防止倒茶时茶水自此溢出;茶漉呈半球型突出状,增加过滤面积,出水得以加大加快。

看见陶壶1号设计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屏茶设计

创作初衷源于石大宇一次拜访武夷山的岩茶世家〝瑞泉茶庄〞,在了解制茶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以特殊竹编制成的揉捻筛,才能成就顶级手工武夷岩茶,由此可见,竹文化与茶文化实为密不可分。然而,此精巧竹编没有名称,是由江西竹编篾匠在每年的采茶季节于武夷山制作,武夷山人已习惯这种合作方式,反而没有保留此重要工艺。

屏茶设计

石大宇以屏风为设计主题、应用竹编工艺完成全竹材作品〝屏茶〞,聘请台湾著名竹编工艺家邱锦缎女士,从备料、刮青、对开、等分、劈开、劈薄、定宽、整篾、倒角、编织全过程手工制作执行。〝屏茶〞所应用的竹编方法有:武夷揉捻编、风车编、斜纹多层编、波浪编(人字编)、自由编织法,这些编法广泛见于中国传统农、渔业生活的器物中,除了前述武夷岩茶揉捻筛,也可于农具、花器、鱼篓中见其踪影。

屏茶设计

石大宇以竹编为载体探讨中国竹与茶文化中,材质、工艺、器物使用间的交互影响,在屏风设计层面,他不追随传统屏风的长形立面与直立式结构,而是完成了不规则造型立面、非垂直站立却能平衡稳重的设计挑战。此作品完整呈现石大宇以设计推动工艺技术不断精进的企图。

屏茶设计
波浪编织法

屏茶设计
风车编织法

屏茶设计
武夷揉捻编

屏茶设计
斜纹多层编

屏茶设计
自由编织法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椅刚柔设计

圈椅可说是古代座椅设计的翘楚,结构简洁而有科学依据:“S”型靠背符合人体脊椎的线条、提供支撑,符合现代人体工学的要求;椅圈如同双手环抱的优美弧线,使用者可将上臂及下臂同时安放于上,通风又能获得彻底休息;四个椅脚之间还有券口牙子、牙条等强化结构,可历经数百年不坏。

椅刚柔设计

但若以当代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的圈椅则有尺寸太大、过重(往往是贵重稀缺的硬实木制成)、无法融合进现代居家的实用性,往往沦为装饰性陈设等缺点。放眼中外设计界,尽管存在着许多以圈椅为灵感的坐具,但除了形似,并没有在功能及舒适度上寻求突破。

椅刚柔设计

怀抱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信念,石大宇以世界坐具设计经典“明式圈椅”为题,以当代设计的精髓“可持续性”、“环保”、“减碳”及符合当代实用性和审美为改良准则,对应材料、结构、工法、生产方式、运输等环节,改进功能及舒适度,同时又精简设计、运用榫卯结构,使之符合现代生活,造就史上第一张可堆叠的全竹制圈椅,重新拾回属于我国明清家具以“简、厚、精、雅”的设计风格,企图将根植于华人文化的设计思维重新定位和发扬光大。

椅刚柔设计

靠背自中央向两侧不间断地延伸,在扶手处向内收拢而后开展成利于抓握的扇叶型。如此大曲率的弧线涉及三度空间的扭转(正、反、侧弯),透过独特的技术应用,使竹条达至金属般不对称的延展性。

椅刚柔设计

椅座之上强调竹条弹性及韧性,四条竹条构成弹性靠背,两侧各有三条竹条以品字形聚合弯曲而下,延伸至椅面下构成椅脚主体,竹制人字形加固套件扣紧椅脚两端,由此达致竹条刚性;在单一部件上、对应不同功能,同时展现竹条弹性、韧性及刚性。

椅刚柔设计

座位由长度及厚度各异的竹条构成,灵感源于车辆减震器的弧形钢板结构,运用竹的弹性与韧性调节各位置的软硬度,竹条间隙透气,显著提升传统圈椅的舒适度,以坚实的材料达到柔软填充座垫的效果。

椅刚柔设计

座位微微向后倾斜,以设计提示健康的坐姿,可作单椅、办公椅、餐椅、茶椅。可堆叠的精简设计节省空间及运输费用,呼应竹材本身减碳环保的特质。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赞竹茶盘设计

赞竹茶盘设计

赞竹茶盘为使用者带来沈静、优雅的品茗气氛,灵感来自云南香格里拉藏族村民堆栈柴薪的方式与当地建筑屋顶的排水系统。

赞竹茶盘设计

当地摆放柴薪的造型应用于茶盘中央的滤水器,象徵柴薪的正三角柱过滤茶、水,并防止阻塞,三角柱还会因为过多水量的注入而充满生机、带有警惕作用地上下浮动,既可作为注水量的提示,也创造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赞竹茶盘设计

在排水功能方面,以棉线与黑陶锤代替传统茶盘的塑料排水管,排水时以黑陶锤牵引顺棉线而下,降至底部的接水罐深处,在视觉上形成彷若结冰的水柱,一并解决了塑料水管不雅和排水的噪音问题。

赞竹茶盘设计




ugainian官方微信

扫一扫,订阅最新资讯

留言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