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七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公告发布
海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可谓是非常重要的,海洋对人类的生产环境有着不可缺少的帮助,很多资源都来自于海洋,所以保护海洋是我们人类的责任,为了提倡保护海洋的义务,我国举行了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此次的创意设计大赛是为了能够设计对环境对海洋有帮助的产品,也让我们为海洋出一份贡献。
承办单位:中国海洋文化创意发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专业支持: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汕头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上百所高校。
媒体支持:设计在线、《包装与设计》、《中国广告》、《中国海洋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大赛介绍: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创意海洋”和“智慧海洋”为主题成功举办过六届,共收到参赛作品67000余件,共有990余所高校、190余所中学参赛,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和港澳台地区。大赛获奖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6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热烈反响。
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18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以“透明海洋”为主题,举办全国大中学生第七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系列活动,为全国大中学生搭建一个全面认识和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和经略海洋的平台,使广大学生投入到建设海洋强国的事业中,为我国未来海洋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大赛主题——透明海洋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海洋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蓝色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透明海洋”通过复杂的观测和数据预测系统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可以让人们清晰透明地认识和利用海洋,建设“数字海洋”强国。
本届大赛以“透明海洋”为主题,体现人类认识和探索海洋的最新理念。作品设计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海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科技创新对海洋探索的驱动、蓝色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海洋建设。“透明海洋”将无限地拓展中国未来。
二、作品类别
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
三、作品命题
1)平面设计类(命题下载)
招贴海报: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法基本概念;海洋防灾减灾;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包装书装:海产品包装; 海洋科普插图、插画
2)环境艺术类
海上平台集装箱空间;滨海景观(概念)设计;海洋博物(展览)馆;海滨民宿设计
3)产品设计类
海洋元素陶瓷;海洋元素生活用品;海洋元素服饰;沙滩休闲用品; 海洋游艇;海样工程装备
4)数字媒体(含微电影)类(命题下载)
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法基本概念;海洋防灾减灾;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
5)海洋非遗与民俗等和海洋相关的设计均可参赛。
四、参赛对象
大学组:全国(含港澳台)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学组:全国(含港澳台)在校中学生
五、参赛要求
1)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确保已经阅读并且愿意遵守相关比赛规则,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作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2)参赛者须确认拥有所提交作品的完整著作权及版权,确认提交作品从未转让或许可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参赛者应确认其作品的原创性,主办方不承担因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的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3)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4)请参赛者务必保留好作品源文件;5)参赛者可提交多组作品并都有独立参赛权,可以有多组作品获奖;6)参赛者必须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获奖者在限定时间内对获奖通知未做回应,则视为放弃奖项;7)获奖者在收到获奖通知时需提供本人相关详细的个人信息;8)获奖信息在作品评审结束一周内在大赛网站公布并进行获奖作品公示;9)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10)每件作品许可2-3人合伙参加,可以跨校组队参赛。
六、参赛流程
留言
评论(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