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设计风格和装饰思想,仍是贯彻包豪斯的思想和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考研资讯      2017-06-23 19:01:39     
品拉索产品策划

  工业设计严格来讲,但仍是贯彻包豪斯的思想和体系

  在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种风格所处的不同社会背景,与经济、政治和国家地域有着密切联系。

  一 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来讲,首先是具有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的。

  我们知道现代主义在追求装饰的“新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之后,它的产生本身就是对装饰的一种反叛。是在一战以后,世界和平和经济得到巨大摧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其民主性的产生,笔者认为主要具有两点:1 由于战后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难,尤其是住房问题严重,大量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居。处于政治当头的巨大影响,一些设计和建筑家不得不为民众生活着想,从而远离以往主要针对贵族和少数人的装饰之风,从而得到求新的建筑风格。对于现代主义大师们来讲,尤其对于产生于后来包豪斯的一些主要教员和校长,由于德国当时的特殊条件,做为战败国对经济的调整、城市的重建的一系列问题的考虑,使得设计者、建筑家们开始考虑建筑的简单、廉价和建造的工期等。从而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大量难民和无家可归的受难者的住房问题。这样的考虑不仅在技术和建筑材料上得到进步,重要的是一种“民主”思想观念的体现。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与当时建筑家的历史使命有关系,但这也与当时战后人们一种脆弱心理,主张求变的观念有关。革命的胜利,使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提高,也改变了一些建筑设计者对工人的看法,认为建筑不应为少数人,而是服务大众的,这样才是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另外,这也是建筑风格发展的必然。

  还有,这种“民主”思想的产生也与建筑设计者本人的出身有很大关系。如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都有重要影响的建筑家密斯-凡德罗,本人就出生在德国亚琛市的一个普通石匠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在当时显然是较为卑微的。这一点,对于他的建筑设计生涯不能说没有影响。至少对于下层人民的关注和了解也是设计中“民主”思想的源头。当然这里不排除受彼得-贝伦斯等的设计思想的影响。

  不过,与现代主义建筑相比较来看,国际主义风格建筑可称得上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的。

  同样是战争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虽然都有一个重建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条件。这里国土广阔资金充沛、国力强大。建筑在战后进入兴盛的高潮。同样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此时,大多都聚集到了美国。但此时已同一战大不相同。建筑服务对象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受到美国大企业和政府的欢迎,格罗庇乌斯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校舍那样运用钢筋混凝土、大量预制件的设计风格,由于造价低廉被广泛应用到学校等公共建筑当中。另外,玻璃幕墙大楼结构也为企业广泛采纳,并成为美国企业的标准建筑风格。也因为这些优点使得一系列的建筑模式成为标准,带上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向世界传播。与现代注意建筑比较来看,此时已经少了各国的民主性和多元性,而是统一的建筑模式,呈现出一种“独裁”的特点。

  二 现代主义建筑是象征平等的,国际主义建筑是象征权威的。

  这点,应该分别服从于“民主”“独断”。这在两个风格的建筑作品的体积和高度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前者大多是个体的重复的低层建筑,而后者则大都是高耸的,较为同一的“摩天大楼”。

  三 现代主义建筑是功能至上的,国际主义建筑却是形式至上的。

  这里有一个转变,就是现代注意建筑强调功能至上,认为形式决定于功能,只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建筑形式才是最理性的建筑形式。而国际主义建筑在密斯“少就是多”的原则影响下,渐趋强调形式,甚至认为功能也可以屈与形式。当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果得到非常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时,形式变成第一性的,因为这种“少就是多”的风格代表了企业、大政府、权力、现代化,因此形式本身也具有了象征的力量,功能也就可以屈就。

  当然,这里的“形式”“功能”,都应有具体的含义。如现代主义建筑所指的“功能”重于“形式”是在“装饰运动”之后,是对烦琐的装饰风格的反对,这里的形式是对功能的一个侧面强调,只要是为了功能需要的,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形式上的东西都可以省略。在国际主义风格中的建筑,在功能性的原则上把现代主义的建筑形式开始置于首位,从而成为一种模糊的假“现代主义”或称“新现代主义”建筑。这当然也同国际主义建筑风格中的个人风格追求和商业利益上的竞争有关系。这点将在以下的讨论中详细阐述。

  四 现代主义建筑是实验性的,探索性的,注重设计的经济考虑--为客户考虑经济预算的,是反风格的;而国际主义建筑则是大规模的商业性的,注重设计的经济效益---为投资商和建筑师自己考虑收入效益,强调风格。

  现代主义的集大成者莫过于德国的包豪斯。作为现代主义的实验和探索“基地”,无不受当时德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影响---强调功能、节约;也由于功能的重要性和设计的民主性,很少强调个人风格(虽然也存在个人风格的差别,但不是设计的出发点,至少不是当时所强调和推崇的方面,也不是以个人经济利益考虑为出发点)。在二站后,不同的是: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强大,使市场调控左右了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和商业设计紧密相连,由于市场的作用,建筑设计者为了生存,在坚持国际主义统一风格的前提下又不得不对自身特点(风格)进行发挥和强调。

  五 当然,这里也存在着共同点,两者都是知识分子精英主义的。

  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运动都是由一批精知识分子发起的,他们处在时代的大变革高潮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的大起大落的动荡时刻,希望能够推波助澜,促进社会发展,从而成为一种虽不为精英服务,但却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由于它的局限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被新一代青年所怀疑,从此,国际主义开始衰落。

  形式上和方法上的比较

  一 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在形式和方法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里知识作简单介绍。

  二 在材料上,都是使用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铁;都采用预制件拼装;

  三 在建筑形式上,强调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如采用六面造型和使用玻璃幕墙结构等;

  四 在设计上采用中性色彩计划。即黑色或白色的色彩计划。

  五 唯一的区别就是国际主义建筑在装饰上更强调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原则,从而把反装饰主义立场发展到了及至。

  总结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一个艺术家的认识应该是历史的变化的。只有把其个人放到当时的社会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相联系才能对其有正确的评论。比如上文提到的格罗庇乌斯他在一战前对机械是浪漫主义的,但当一战过后由于看到机械对人类的摧残和自身的一些经历使得此时开始厌恶机械工业,并想通过对设计的改革来改变整个德国,从而又进入了乌托邦的设计理想。但在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的盛期到来,不自觉卷入了经济竞争的大潮当中。这时他的设计风格也像其他设计家一样开始逐渐转入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我们只有用历史的发展变化的眼光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艺术,了解艺术家的创作。

  其次,对于建筑本身的发展来讲,一种风格的成熟是与社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分不开的。而切一种风格的演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所以现代建筑中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随影响广泛但也无法避免衰落的到来。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转变,一方面是随着建筑理论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成熟发展起来的,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日益繁盛的表现。包豪斯的探索使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建筑的材料,从而抛弃了传统的石料。一战的困苦和民主思想的发展使得建筑主要关注功能,但随着二战后,冷战中军事的竞争在经济上巨大作用的发挥,和由此而维持的和平时期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熟,建筑不得不开始追随市场,由此走向世界。不过,由于此时的市场仍是资本主义国家占相当优势,所以所谓国际主义也不过大多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流行。

  最后,至于形式上和方法上的相似性,这跟两种风格本身的联系是分不开的,应该说仍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尾声。形式上的最终变化所带来的是新一带青年建筑家的新的探索。




ugainian官方微信

扫一扫,订阅最新资讯

留言
评论(0条评论